亚洲无码黄色专区_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_国产性无码专区_付费久久精品视频

那道光,劃破蒼穹穿越時空
发稿时间: 2021-04-08 11:13    来源: 新華社
  摘要: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中一個熠熠閃光的時空坐標—— 1927年10月—1930年2月,江西井岡山。 在這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中,中國共產黨人點燃了“農村包圍城市、武裝奪取政權”的星星之火,也點亮了“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,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”的精神之光。

  原標題:那道光,劃破蒼穹穿越時空

  ——來自“中國革命搖籃”井岡山的精神之光

這是反映井岡山會師的油畫

  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中一個熠熠閃光的時空坐標——

  1927年10月—1930年2月,江西井岡山。

  在這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中,中國共產黨人點燃了“農村包圍城市、武裝奪取政權”的星星之火,也點亮了“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,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”的精神之光。

  那道光,劃破蒼穹,照亮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。

  那道光,穿越時空,指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。

  初心之光

  井岡山茅坪鄉(xiāng),八角樓革命舊址群。

  陽光照進天窗,一盞油燈、兩本泛黃的小冊子靜靜陳列,引來游客駐足參觀。

  90多年前,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寫下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?》《井岡山的斗爭》兩篇光輝著作,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。

  撫今追昔,回望百年。

  許多參觀者不禁沉思:“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”和“中國共產黨為什么‘能’”,兩個“歷史之問”間有何內在關聯(lián)?

  在井岡山拿山鎮(zhèn),一棟棟百年老屋里藏著答案——

  “焚燒田契債約”“窮人沒有飯吃,到土豪家里挑谷子”……在拿山鎮(zhèn)長路村,一棟棟百年老屋斑駁的外墻上,一條條紅色標語講述著當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崢嶸歲月。

  老屋見證,初心不改。

  如今,由老屋改造而成的高端民宿長塘古韻引來一批批游客。村里“80后”潘斗在這當服務員,每月工資2300元,家里老房子出租還有一筆收入。“不少村民在這里打工,既可養(yǎng)家又能顧家。”她說。

  長路村村支書劉足華說:“現在,老百姓走的是平坦路,住的是安全房,用的是衛(wèi)生廁,喝的是干凈水,過上了祖輩夢寐以求的生活。”

 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,一條長長的展廊上書寫著答案——

  “犧牲個人,言首泌蜜(嚴守秘密),階級斗爭,努力革命,伏(服)從黨其(紀),永不叛黨。”展廊上,一份寫有6個別字的入黨宣誓書引人注目。寫下誓詞的是井岡山老區(qū)貧苦農民賀頁朵。

  新中國成立后,賀頁朵的兩個孫子先后參軍,其中一人在對越自衛(wèi)反擊戰(zhàn)中犧牲。犧牲前,他寫下家書:“現在我就要臨近戰(zhàn)斗,在戰(zhàn)斗中我一定要英勇殺敵……生為祖國人民而戰(zhàn)斗,死為祖國人民而獻身。”

 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,就永遠不會熄滅。穿越百年,一代代共產黨人化身“追光者”,前赴后繼、頑強奮斗,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。

  在井岡山茨坪林場,一副對聯(lián)上書寫著答案——

  春節(jié)前,茨坪林場白銀湖村,邱冬華父子在家門口喜慶地貼上新對聯(lián)。

  上聯(lián):“脫貧全靠惠民策”;

  下聯(lián):“致富迎來幸福春”;

  橫批:“共產黨萬歲”。

  90多年前,共產黨人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,邱冬華的曾祖父邱啟山也曾寫下一副對聯(lián):

  上聯(lián):“分田不忘共產黨”;

  下聯(lián):“幸福牢記毛委員”;

  橫批:“共產黨萬歲”。

  一戶人家,兩副對聯(lián),跨越時空,見證初心與民心。

  “秉持為民初心,贏得民心所向,這是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‘能’的共同答案。”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院長柯華說。

  思想之光

  井岡山,油燈廣場。

  一座書本狀石雕上鐫刻著:“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,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紅色政權區(qū)域,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國有這種事……”

  在這里,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、走符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偉大探索,點亮了實事求是的思想之光。

  在那道光指引下,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——

  井岡山,兩件寶,歷史紅,山林好。

  20世紀八九十年代,改革開放大潮涌起,五百里井岡風雷激蕩,以日用陶瓷為主的工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,高峰時產值占GDP“半壁江山”,但污染也隨之而來……是一味追求GDP,還是走更合乎“山情”的路子?

  經過調研,一個“旅游興市”的戰(zhàn)略被提出。

  改善基礎設施、加快景區(qū)建設、推廣旅游品牌……革命圣地逐漸變身旅游勝地,獲評2020中國旅游百強縣,以旅游為主的服務業(yè)占GDP“半壁江山”。

  既實事求是,又與時俱進,道路越走越寬——

  走進井岡山秀狐智造電子有限公司,只見一塊塊LED巨屏上流光溢彩。“我們依托XR技術生產虛擬拍攝用的LED大屏,產品被用在許多熱播劇中。”公司負責人閆穎昊說。

  驅車穿行井岡山,智能物聯(lián)網產業(yè)園、新經濟產業(yè)園、智慧倉儲物流園……一個個新產業(yè)園興起。

  井岡山粵港澳大灣區(qū)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、浙贛合作總部基地、井財基金小鎮(zhèn)……一個個新發(fā)展平臺誕生。

  從旅游業(yè)“一業(yè)獨大”到全域旅游、新型工業(yè)、現代農業(yè)“三輪驅動”……進入新階段,井岡山發(fā)展之路越走越寬。

  繼往開來,昂首前行,道路越走越自信——

  民房變客房、牛欄變咖啡屋、靠鋤頭變靠鍋鏟……三年前,當斯維登集團投資數千萬元在井岡山龍市鎮(zhèn)大倉村發(fā)展精品民宿時,很多人并不看好,如今這里經常一房難求。

  大隴案山、柏露鷺鳴湖、長塘古韻……一個個曾經偏遠的小山村發(fā)展起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。

  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、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(chuàng)新基地……如今的井岡山,摘掉貧困縣帽子,戴上一頂頂新帽子。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說:“過去靠山砍林,始終難脫貧;如今不砍一棵樹,照樣能致富。”

  “在實事求是的思想之光指引下,共產黨人從井岡山挑糧小道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一路走來,道路自信愈加堅定。”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研究館員饒道良說。

  奮斗之光

  深夜,井岡山東上鄉(xiāng)曲江村,駐村第一書記葉維祝房間的燈光依然亮著。

  六年前第一次來到曲江村時,眼前所見讓他夜不能寐:“最貧困的村民家里,窮得幾乎只有一口鍋、兩床舊被子。”

  “要脫貧,必須有產業(yè)。”有人提議種白蓮,他仔細考察后干了起來。夜里,葉維祝房間的燈光總是最晚熄滅。天一亮,他就出現在荷塘邊。2018年,白蓮大獲豐收,賺了20多萬元。

  老百姓的“心”被點亮了。養(yǎng)蝦、養(yǎng)蜂等產業(yè)相繼發(fā)展起來,村民腰包越來越鼓。

  90多年前,面對敵人的封鎖,井岡山根據地軍民白手起家創(chuàng)辦軍械廠、棉被廠、印刷廠……從打破敵人的封鎖到掙開貧困的枷鎖,艱苦奮斗一以貫之。

  走進這片紅色熱土,總有一種力量催人奮進——

  天還未全亮,茅坪鄉(xiāng)神山村,50多歲的彭夏英家燈已經亮了。在政府扶持下,不甘貧困的她辦起村里第一家農家樂,靠著起早貪黑,年收入10多萬元。“政府只能扶持我們,不能撫養(yǎng)我們,幸福是奮斗出來的。”

  小到一個人、一個集體,大到一個政黨、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,有了正確的指引和艱苦奮斗的精神,就會無往不勝。

  黃洋界,云海茫茫,草木蔥蘢。

  90多年前,在根據地群眾幫助下,紅軍以不足300人的兵力打退近6000名敵人的進攻,創(chuàng)下以少勝多的奇跡。由于戰(zhàn)火破壞,這里一度難見成片的樹林。新中國成立后,當地干部群眾大規(guī)模造林,讓焦土變回青山……

  今日井岡山,森林覆蓋率達86%。從衛(wèi)星地圖俯瞰黃洋界,由林場職工當年手植的一棵棵柳杉拼成的“中國共產黨萬歲”七個大字,見證感天撼地的奮斗力量。

 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百年間,多少奇跡就此創(chuàng)造。

  長坪鄉(xiāng)、下七鄉(xiāng),井岡山昔日最偏、最窮的兩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如今經過奮斗終于沖出貧困陰霾,并在去年兩鄉(xiāng)合并后有了一個共同的新名字——光明鄉(xiāng)。

  “‘光明’說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,寄托著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。”光明鄉(xiāng)黨委副書記羅兆珠說。

  今日的井岡山,灑滿光明。

  八角樓的燈光,從未熄滅。

  那道光,劃破蒼穹,照亮歷史的星空;

  那道光,穿越時空,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!

  (新華社南昌4月7日電 記者 劉健 李興文 郭強 余賢紅)

     編輯:郭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