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无码黄色专区_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_国产性无码专区_付费久久精品视频

新聞熱線:0816-2395666
設為首頁
加入收藏
  您现在的位置:  首頁 > 專題 > 子云亭 > 正文
《論語讀記》選載之二三省吾身
发稿时间: 2021-08-15 10:04    来源: 綿陽日報

  □ 王曉陽(綿陽)

 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

  傳不習乎?”

  ——《論語·學而》

  【注釋】

 ?、僭樱嚎鬃訉W生,姓曾名參(shēn),字子輿,比孔子小46歲。曾參以孝出名,據說《孝經》就是他撰寫的。

 ?、谌?xǐng):省,檢查、反思。三?。憾啻螜z查反思。古代在動作性動詞前加數字,表示頻次多,不必認定為具體數字,比如“三思而后行”“三月不知肉味”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?rdquo;。與“三”相類的還有“九”這個數字。

 ?、壑遥褐笇θ吮M心竭力。

 ?、苄牛赫\實守信。

 ?、輦鞑涣暎簜?,一說指老師傳授給自己的學業(yè),一說指自己傳授給別人的東西。楊伯峻在《論語譯注》中用的前者,錢穆的《論語新解》、李澤厚的《論語今讀》用的后者。結合前兩句的內容,筆者認為后者的理解更為貼切。而且,此時孔子已去世,指自己傳給學生的知識比較合適。習,與“學而時習之”的“習”字一樣,指溫習、實習、演習等。

  【譯文】

  曾子說:“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——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?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?傳授給別人的東西是不是自己實踐過了呢?”

  【讀記】

 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(yǎng),以求塑造理想人格,而其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常常反省總結。特別強調修養(yǎng)的自覺性,不是像法律法規(guī)那樣利用外在的強迫和壓力,而是一個人內心的需求,是一種自覺行動。“省”也成為后世許多人取名的一個好字,比如,現代著名數學家陳省身、古文字學家于省吾等。

  曾子提出反省的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:“忠”“信”“習”。“忠”是指替別人辦事努力,也可理解成工作上盡職盡責,對國家忠誠。“信”是指在社會上與人的交往誠信,兌現諾言。“習”是指自己所講授給別人的東西,經過認真思考,躬身實踐,確有心得,不是人云亦云,拾人牙慧,誤人子弟,王陽明的名著《傳習錄》即以此取名。

  儒家提倡的反省不同于西方的懺悔。中國人沒有那種與生俱來的罪孽深重的原罪觀念,也較少有恐懼性的自我折磨和摧殘。也因為如此,這種反省的密度和力度就不會很大,真正能長期做到的人很少,也沒有宗教那般虔誠,而且大部分的反省都是虛的,畢竟沒有一定的壓力,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心的,僅靠自覺是很難做到的。

  同時,以現在眼光看,儒家提倡的“忠”“信”在社會中效果并不好。

  歷朝歷代,個人道德修養(yǎng)真正達標者寥寥無幾。敷衍塞責、尸位素餐者大有人在;言行不一、不講誠信、坑蒙拐騙者,比比皆是。這說明,要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,個體的內省固然重要,但外在的約束、制度的限制也十分重要,甚至更加重要。

  (《論語讀記》,王曉陽著,2021年6月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)

     編輯:郭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