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陽將再添兩座口袋公園!目前,火炬西街“磁線公園”與飛云大道“嗨學·學徑公園”已全面啟動建設,預計今年夏季建成。
兩座公園如何將科技元素、三線記憶與教育親子主題有機融入城市更新?3月31日,記者來到建設一線,探訪項目亮點。
在火炬西街街口施工圍擋里,工人們正圍著一株大榕樹做地基施工,小型挖機靈巧的填挖土方,工地旁邊就是中國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磁材工程中心原大門——綿陽三線建設時期代表性科研院所之一,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。工地東側(cè)緊鄰火炬西街,大樹之下草地點綴些許喬木,街頭空間利用率不高,地塊閑置情況較為突出。
這里正在打造的火炬西街“磁線公園”,占地5600平方米,包含全民運動、休閑科普、健康花園等區(qū)域,設計以大葉榕為軸心,以“磁感線”為空間設計語言,將科技磁場表現(xiàn)形式與城市生態(tài)功能、空間形態(tài)融合起來?,F(xiàn)場圍繞著大榕樹設計了一處廣場,在廣場周邊布置新建綠地、衛(wèi)生間、管理用房等設施,形成“科技磁場+生態(tài)綠芯”的獨特景觀。
在飛云大道弘光路口綠地,記者看到,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正在施工,旁邊就是一處幼兒園。
這座公園以學徑公園為主題來打造,呈現(xiàn)安全、趣味、科普等特點。街角主標志入口區(qū)域,通過大型“云上獨角獸”雕塑結(jié)合“Hi School”標志座椅,在街角打造學徑公園景觀。同時設置迷你花園,可對兒童進行自然教育。休息休憩區(qū)將集合遮陽、遮雨、座椅等功能,周邊居民可在此休閑交談。
兩處口袋公園實施中均以下凹式綠地、雨水花園、植草溝、透水鋪裝等實現(xiàn)市政公園建設海綿化。按照施工計劃,兩座公園將在今年夏季完工呈現(xiàn)。
在綿陽,有一種幸福叫“推窗可見綠,出門即入園”。記者采訪了解到,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164處口袋公園,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生態(tài)休閑空間。市風景園林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,在今年的口袋公園建設中,各地將有機融合城市更新與海綿城市示范工程等,通過地塊騰退、邊角地整治等舉措,盤活閑置資源,實施“微空間·綠賦能”行動,打造“推窗見綠、轉(zhuǎn)角遇景”的生態(tài)網(wǎng)絡,優(yōu)化功能配置與景觀品質(zhì),同步挖掘地域文化標識,強化城市記憶留存,推動人居環(huán)境升級和城市綠色能級提升。
(涪江觀察記者 蘭建春 唐韜 文/圖)
編輯:譚鵬